新生嬰兒維生素K1缺乏引發出血癥的預防
點擊次數:144 發布時間:2022-05-06
維生素K是肝臟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所必須的物質。維生素K缺乏會導致凝血因子合成異常,凝血機制障礙,嚴重者會流血不止甚至死亡。
維生素K有K1、K2、K3、K4等幾種形式。其中
維生素K1、K2是天然維生素,是脂溶性維生素。K3、K4是人工合成品。K1廣泛存在于綠色植物中,是維生素K的主要形式。
人體維生素K的來源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通過人腸道細菌(大腸桿菌)合成K2;二是從食物中獲取,主要為K1,如綠色蔬菜、水果、蛋、奶、谷類等食物。所以健康成人和兒童一般不會因膳食供給不足發生維生素K缺乏。

維生素K預防性給藥是有效預防嬰兒維生素K缺乏出血癥的方法。嬰兒可通過靜脈注射、口服、肌注等方式進行K1給藥。一般采取肌肉注射維生素K1的方式。
對于健康的嬰兒來說,一般推薦:
1、純母乳喂養兒,需在出生后6小時、1月、2月、3月進行K1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劑量為1mg,共4次;
2、混合喂養兒,需在出生后6小時、1月、3月進行維K1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劑量為1mg,共3次;
3、配方奶喂養兒,只需在出生后6小時進行K1肌肉注射,劑量為1mg,共1次。
此外,嬰兒出現以下情況時應適當額外補充維生素K1,并適當加大用量。如嬰兒已出現出血狀況、肝膽病變等疾病影響維生素K吸收、反復腹瀉導致腸道菌群紊亂及服用廣譜抗生素致使嬰兒腸道菌死亡使維生素K合成受阻。